技術前沿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- 技術前沿
用上新材料 “塑料”變肥料
時間:2015-01-07 點擊:(2379)
“白色污染”是指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現象,現在已成為影響環境的主要問題。生活中我們使用的食品包裝、泡沫塑料填充包裝、快餐盒、農用地膜等,因為不會腐爛,日積月累,都會造成“白色污染”。
上個月央視《焦點訪談》就播出了一期“農田里的白色污染”的節目,直指農村普遍使用的塑料地膜的危害。
這期節目,永康市南龍集團董事長應贊壽也看了,看完以后,他更有信心,因為他們公司正在研究生產一種可降解的材料,或可解決白色污染難題。
用上新材料
“塑料”變肥料
“就是這里,這一片都是用的新材料。”南龍集團董事長應贊壽指著廠區一角的幾分菜地,那里原本是廠區的綠化帶。
泥土表面覆著一片片白色塑料地膜。乍看上去,這些地膜的模樣和普通地膜沒有什么不同。
“普通的塑料地膜破爛后埋在地里,不會降解,可這些地膜都已經降解了大半了。”應贊壽指著已經變得破破爛爛,不成形狀的地膜說。在菜地的一角,豎著一塊牌子,上面寫著鋪膜時間:2012年10月28日。
“這就是可以降解的地膜,降解以后可以變成肥料融入土中。”
應贊壽研發出來的可降解材料還不止這一種。
“這只小花盆用的也是同種材料,種植花草一段時間后,也會慢慢降解。”南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南龍子公司)技術總監張同海把一株玉米小苗撬出來,根部已經長滿根須,撥開根須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個白色的小花盆,根須已經從小花盆里長出來。
“如果是不能降解的材料,肯定要把花盆拿掉或者剪開,不然會影響植物的生長,可降解的花盆就完全不用擔心這個。”他說。
走進生產研發車間,里面還有不少類似的可降解材料,應贊壽不停地指指點點說:“這是國外向我們訂購的用來生產餐具的,這是美國一家公司讓我們研發的用來生產會員卡的……現在已經研發的差不多了。”
據他說,這種可降解材料,除了可以用來做地膜、餐具、信用卡,還可以制作吸管、紙杯、鮮花包裝紙。
小花盆率先研制成功
可降解材料吸管也已小批量生產
這種可降解的材料,主要成為學名為“聚乳酸”。
2009年,應贊壽的兒子首先接觸到了這種東西,“我們公司和北京工商大學原本就有比較多的合作,他們也有這方面的研究。”
聚乳酸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,原料來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。
聚乳酸的生產過程無污染,而且產品可以生物降解,實現在自然界中的循環,因此是理想的綠色高分子材料。
國外很早就在研究這一產品了,目前美、法、日等國、家已開發利用農副產品為原料發酵生產乳酸,進而生產聚乳酸。
理論上聚乳酸是可以達到塑料的性能,但是實際上很多性能還達不到。比如,用聚乳酸吹一個杯子,杯子的形狀是可以吹出來的,但是那樣吹出來的杯子很脆,一捏就碎了。
好東西要好用,才能賺大錢。
應贊壽隨即成立了永康市南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專門解決兩個問題:一方面是為聚乳酸改性,另外一方面是降低成本。“如果生產可降解材料要企業換設備,很多企業肯定還是不愿意,推廣還是會受阻,我就是希望商家用我們的原材料,還可以不用換設備。”
去年下半年,可降解的“小花盆”首先研發成功。這種小花盆,完全是根據時間、季節量身定制的,“比如南方和北方,溫度、濕度不同,配方就不一樣;半年降解和一年降解的配方也不同。”此后,地膜、吸管等產品的可降解材料也研發成功,地膜、餐具等已開始小批量投入生產。
現在全國研發這種可降解材料的有六七家,一般里面會摻雜30%左右的塑料材料,全部使用聚乳酸,南益生物科技在全國來說還是處在比較領先的地位。
“以后如果可以研發出用于礦泉水瓶的可降解材料,市場就更可觀了。”他無比憧憬。